返回列表 上一页 | 下一页 |
瓷贴面修复技术因其磨牙量少,耐磨损,边缘适合性好,不易着色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其中尤以良好复现天然牙颜色这一特性最为突出,这也是现阶段前牙美容修复成功的关键。然而临床中瓷贴面修复体的最终呈色常与预期的颜色效果有所出入。本文将对影响瓷贴面最终颜色的各种因素进行综述。
比色对修复体最终颜色的影响
颜色是视网膜的活动及由此而致的神经冲动所引起的感觉,是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不可靠性和不一致性。由于临床通常进行间接选色,口腔中牙齿的颜色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范围较广,但比色片的颜色不超过50个。所以需要临床医生与技师通过训练提高色彩辨识能力。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进行美学仿真修复时,也可由技师直接比色,避免误差。
天然牙颜色特点
天然牙的整体颜色效果取决于牙体硬组织对光反馈的综合效应。牙釉质调节牙齿的明度,牙本质决定了牙齿颜色的基调。同一牙齿的各部分颜色是不相同的,越接近牙颈部颜色越黄。切端和颈部颜色受背景色以及周围软组织影响较大,因此牙中部的颜色最具有代表性。同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明度依次降低,彩度逐渐增加,上颌中切牙的明度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天然牙牙冠半透性逐渐增强,明度减小,颜色变黄,其中前牙颜色向偏绿方向发展。
常用比色方法
比色板比色:比色操作应该在可能导致牙齿脱水以及明显改变牙齿形态的口内操作前进行。光源的选择应使用ISO7491中规定的朝南或北的多云自然散射光。比色板应与牙列位于同一冠状平面,使其背景色相同。最好有另一位观察者站在主观察者身后约3英尺衡量明度选择是否合适。尽量排除环境中鲜艳颜色的干扰,如患者应去除口红,鲜艳的服装应遮盖等。口腔粘膜颜色会对牙色有影响,尤其在使用亮度低的D色系比色片进行比色时。Vita 3D Master、Shofu Vintage Halo NCC两种比色板对天然牙颈部、中部、切端三部分的颜色覆盖误差均较小,并提示如遇复杂牙齿颜色时,用这两种比色板可获得更准确的比色结果。
比色仪比色:与比色板相比,比色仪对色差的灵敏度更高,可量化色彩学参数,但其存在边缘丢失效应、系统误差难于控制等问题,且不同品牌比色仪比色效果有差距。
基牙比色
为了使瓷贴面修复体达到理想的颜色效果,基牙的比色尤为重要。技师根据比色板的显示,制作相应的代型模型来模拟患者基牙的颜色,光泽和亮度。将完成的修复体放置于该代型材料上进行染色,使完成的全瓷材料能够更好地表达在口腔中自然光线下的效果。技师通过牙科医生提供的天然牙比色和基牙比色结果,选择相对应的全瓷材料,避免因基牙的颜色而影响最终的瓷贴面修复体的美学效果。
瓷贴面对修复体最终颜色的影响
目前用于制作瓷贴面的材料主要是低熔的长石质瓷和玻璃陶瓷。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瓷贴面可以分为4种:烤瓷贴面、可铸玻璃陶瓷贴面、热压铸陶瓷贴面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CAD/CAM)瓷贴面。
瓷贴面材料的透射率及遮色性能
瓷贴面材料的透射率大小将直接影响最终修复体色泽的逼真度。骆小平等就几种牙科常用陶瓷的透光性由好到差进行了排序:IPS e.maxHT玻璃陶瓷>IPS Empress玻璃陶瓷>VitaMarkⅡ玻璃陶瓷>IPS e.maxLT玻璃陶瓷>Procera氧化铝陶瓷>高强度氧化锆陶瓷和氧化铝渗透陶瓷,并建议对于前牙超薄瓷贴面可以选用透光性更好的IPSe.maxHT十六色瓷块进行直接热压铸造成型。周国锋等发现Cerniate瓷贴面在0.75mm,1.00mm厚度下与牙釉质片的透射率没有显著差异,肯定了Cerniate瓷贴面良好的透射性。当修复色差较大的患牙时需要瓷贴面有一定的遮色能力。彭娟红等推荐使用e.max全瓷贴面修复变色牙。
瓷贴面材料与比色板的颜色匹配性
瓷贴面与同色号比色板的颜色匹配性对于修复体最终颜色的信息表达至关重要。关昌俊将3种瓷贴面修复体与标准比色片A2的色度值进行比较,发现A2色MarkⅡ瓷块的贴面相对于A2标准比色片偏暗,颜色偏绿偏蓝;A2色e.max LT CAD最接近A2标准比色片颜色,EmpressCADMulti切端颜色与A2标准比色片的色差值最大。李丹等通过实验发现当模拟基牙颜色为C4这种重度颜色时,5种不同厚度的A1色标准件与6种不同颜色的试色糊剂组成的30种组合中只有2组最终表现的色系为A色系,其余各组的色系结果均为C或D色系。学者们提示对于牙体预备后达C4程度的变色牙,尽管通过瓷贴面及粘结剂可以使颜色有所改善,但其基本色系变化不明显,达到比色预期A色系较困难。李智勇等也指出若基牙为四环素牙时,IPS Empress全瓷贴面修复是不能完全与比色板颜色相匹配的,应注意适应症的把握。
瓷贴面的厚度
有学者通过体外测量发现釉牙本质界冠方1、3、5mm处的釉质厚度分别为(0.31±0.01)mm、(0.54±0.01)mm、(0.75±0.02)mm。对于瓷贴面厚度的把握还应认识到厚度不同对瓷贴面本身的颜色和遮色能力都有一定影响。孙娟等指出,若追求修复体透射效果的再现,应在保证贴面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贴面厚度。Vichi等对IPS-Empress全瓷贴面进行体外实验发现,当瓷贴面厚度≤1.0mm时,粘结剂和底色颜色的变化可使修复体最终颜色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且厚度越薄,这两个因素对修复体最终颜色的影响越大。
瓷贴面的颜色稳定性
颜色变化的原因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外源性染色,一是由于材料性能的改变而引起的变色。Esguivel-Upshaw等用亚甲蓝对IPS Empress,In-Ceram和Procera三种全瓷材料进行染色,发现均有一定程度的变色,而且IPSEmpress抵抗着色的能力最低。刘天爽等应用CerecIIICAD/CAM系统,A2色MarkII瓷块制作全瓷贴面,并测量其在修复完成时以及戴用6个月后分别与A2色比色板的色差,发现色差值基本一致。
粘接剂对修复体最终颜色的影响
临床一般使用可保证充足的临床操作时间,颜色稳定性好的光固化树脂水门汀进行瓷贴面粘结。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尽管结合了光固化和化学固化水门汀的优点,可以在光照射不到的深部进一步化学固化,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但双固化树脂的配方中含有芳香三元胺,影响长期颜色稳定性。
试色糊剂与粘接剂的颜色匹配性
试色糊剂与同色的树脂粘接剂的颜色匹配性也是修复体最终颜色复现的重要环节。陈小东等在粘接IPSe.max瓷贴面前用8种色调(Lv-3、Lv-2、MV、HV+2、HV+3、WO、TR、A3色)试色糊剂进行试色,结果显示与试色糊剂的颜色效果相比,粘接后瓷贴面的颜色变化主要表现为明度值增高,彩度值略降低。徐镔亭等使用A1色的IPSe.max铸瓷试样,搭配不同底色树脂基牙及不同色试色糊剂,结果提示对于A2基牙颜色,除WO色调外,其他色调(TR、B0.5、A1、A3色调)的试色糊剂可用以指导选择相应色调的树脂粘接剂。国外学者更建议使用固化前的粘接剂作为试色剂,认为这样固化后才不会引起颜色改变。
粘接剂颜色
由于瓷贴面厚度的限制以及对修复体半透性色泽的追求,使得粘接剂的遮色性能在修复变色牙的颜色和亮度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钱海馨等认为在基牙为变色牙,并选用IPS empress瓷贴面的条件下,A1、A3、Trt、WOT和B0.5五种颜色的粘接剂中WOT糊剂的遮色性最强,B0.5次之。陈吉华等指出Den-Mat公司贴面粘结专用套装UltraBond配有遮色剂糊剂,对牙体中度变色者可在粘结时根据试粘效果适当添加遮色剂。
粘接剂厚度
潘新华等对1.0mm厚的A2色IPS Empress铸瓷试件分别粘接0.1mm和0.2mm厚的VariolinkⅡyellow树脂粘接剂时,发现若粘接剂厚度小于0.1mm,则粘接剂颜色对修复体最终颜色影响可忽略不计;若厚度大于0.2mm,则粘接剂本身颜色可对修复体最终颜色产生肉眼可辨的影响。
粘接剂老化
王彬等通过冷热循环老化实验以探究3种树脂粘接剂老化对瓷贴面最终呈色的影响,指出Rely X veneer光固化粘接剂和Rely X ARC双重固化粘接剂虽然会发生一定的变色,但是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美学要求(ΔE<1.5)。
综上所述,影响瓷贴面修复体最终呈色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大多学者只对其中个别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未将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所以还未总结出各因素对瓷贴面修复体最终呈色的影响规律,今后还需完善实验设计以总结与各种临床情况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博瑞特美学修复中心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博瑞特义齿官网:www.brtchina.com。相关内容资讯欢迎拨打电话:0591-83595526;13615032255;13067236885;
返回列表 上一页 | 下一页 |